对她来说这谈不上什么美满姻缘,但总算是结了婚,事实上去中国生活也会让事情变得容易些。她害怕母亲那张不饶人的嘴。是啊,跟她同时进入社交界的女孩子早就结婚了,大部分还有了孩子。她讨厌去见她们,讨厌她们唠叨孩子的事儿。沃尔特·费恩为她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
施琅叛逃之后,又株连到他的父亲和兄弟,很难说是明智之举。郑氏家族靠的是海上活动起家,清军不习海战,这是郑军能够长期活跃于东南沿海的重要原因。郑成功处置失当,导致施琅这样一位杰出的海军将领投入清方怀抱,使清廷能够建立一支足以同郑军相抗衡的水师,这对后来局势的发展确实是关系匪浅的
现在再想起他,已经无所谓了,她已不再爱他。哦,她真的摆脱了,这真是一种解放啊!回想当初她是如何充满激情地渴念着他,简直太奇怪了。他甩了她的时候,她以为自己就要活不下去,以为生活从此除了痛苦就什么都没有了。而现在她已经笑声连连,真是个分文不值的东西。她竟然让自己变得那么愚蠢!现在冷静下来想想他,真不知道自己到底看上了他哪一点
史可法、马士英不顾民族大义,顿兵不进,坐看国土沦丧的卑怯行径。实际上这正是弘光朝廷自以为得计的坐山观虎斗,避免引火烧身的退让政策必然导致的结果。上自朱由崧、史可法、马士英,下至南明地方官僚,当时都是以大顺政权为贼,视清方为友,存在一种强烈的感激清方、畏惧清方的混合心理
要想跟院长嬷嬷亲密无间本来就不可能,在她身上有什么超凡脱俗的东西。凯蒂在其他修女身上也能感受到,甚至那位好脾气、爱说话的圣约瑟修女也不例外,但跟院长嬷嬷之间的障碍几乎就是明摆着的。它让你产生好奇,使你颤栗,也令你肃然起敬。她可以跟你行走在同一片大地上,处理世俗事务,却显然又活在一个你无法企及的高度之中
贾斯汀太太恼怒不已,时常对凯蒂甩上几句难听的话,问她还打算让她父亲养活多久。他付出了几乎难以负担的花费,就为了给她提供机会,可她还是抓不住。贾斯汀太太从来没想过,或许是她那让人难以接受的殷勤劲儿吓跑了那些人,她总是过于热情地怂恿有钱人家的儿子或爵位的继承人来家里做客。她把凯蒂的失败归结为愚蠢
她感觉不到悲伤,因为她和母亲之间有太多酸楚往事,没在她心里留下任何深切的爱意。回头去看还是姑娘时的自己,她明白是母亲一手造就了现在的她。但是,当看着这个冷酷跋扈的女人如此安静地躺在那里,那些微不足道的目标统统被死神挫败,她便隐隐感到一丝悲悯之情。母亲一辈子都在谋划、算计,所期望的无外乎是些低级、毫无价值的东西。凯蒂心想,不知她在某个星体上回望她在地球留下的人生轨迹,会不会大为惊愕
实际上,清廷统治者一方面对朱明王朝有号召力的人物处处提防,力图斩尽杀绝;另一方面又为了减少征服过程中的阻力,把明朝亲、郡王起送北京,所费既不多又便于看管。随着各地抗清斗争的逐渐高涨,清廷才不顾自己许下“给以恩养”的诺言,把他们全部处斩,以消除后患